• 观看记录
    • 关注公众号观影不迷路

    资讯 暑期档压轴黑马,预定了
    首页 资讯 暑期档压轴黑马,预定了

    暑期档压轴黑马,预定了

    原标题:暑期档压轴黑马,预定了

    在这个犯罪悬疑片炸场的夏天,又一部接棒的黑马新片来袭。

    由黄晓明监制,新锐导演李太阁执导,黄晓明、闫妮、涂们、阚清子领衔主演的庭审题材犯罪悬疑片《最后的真相》将于8月25日上映。

    喜大普奔啊,搞事业的晓明哥回来了。

    颜值在大银幕上依然很能打,但这次的角色让人猝不及防。

    黄晓明饰演了一位流氓律师,且在片中有多层反转。

    而他最坏一刻,真就是最帅一刻。

    与他搭档的闫妮,说能靠这部电影拿几个奖,丝毫不过分。

    《最后的真相》中,闫妮真的每一寸面部肌肉都在演。

    宁做恶女,不做弱女,观众狠狠地代入了。

    展开全文

    闫妮饰演的嫌疑人金喜妹,在上门按摩服务的过程中杀死了外形暴戾的男顾客马双喜(涂们 饰)。而6年未碰官司的的落魄律师丁义峰,不择手段也要帮金喜妹翻案,他主张反杀被害人马双喜属正当防卫。

    正道的光?恰恰相反哈。

    他只是想借机重出江湖,将铁案逆转,以一战成名,咸鱼翻身,坐收名利。

    然而,案情的真相远非表面那么简单,金喜妹与马双喜的关系也扑朔迷离。金喜妹与丁义峰之间的互相拉锯,也让故事走向和人物关系疑窦丛生。

    在正义和名利之间,丁义峰必须再做一次抉择。

    他如何抉择,真相又到底如何,相信大家几乎猜不到。

    所以,《最后的真相》的首要看点是故事的真相。

    而真相揭示,主要通过律师视角与多重反转来完成。

    电影开局,按摩女杀死顾客,指向桃色反杀。然而嫌疑人金喜妹却一心求死,誓死不从无罪辩护,邪痞律师准备不足,第一局被公诉人KO。

    就在一切似乎无从下手的时候,金喜妹又突然翻供,承认被强奸。

    这次法庭辩护,丁义峰大获全胜,丝滑地名利双收。

    而事情彷佛落定的时候,凶手又指向另有其人。故事随后有了再次与再再次的反转。

    不止案件在反转,人物也在反转。

    每一次反转是对真相的补充,是情感的递进,更是对人物的重塑。

    电影的叙事像剥洋葱一样,用层层的反转递进式重绘了人物形象。而每一次人物形象重绘,更靠近人物的真相,也让嫌疑人、受害者、律师的形象都更加落地,更加有血有肉。

    比如,邪痞律师丁义峰。

    这是个很新鲜有趣的人物设定。他远非传统意义上的正义良心,抑或自私律师。电影对丁义峰的第一重塑造,是为求胜不择手段。他有被指控非法入侵、故意伤人、伪造证据、抢夺私产、暴力逼债的污点。

    第二次反转也是第二次塑造,勾勒出丁义峰的前史隐情。

    这位混不吝的邪痞律师开始显露出新的层次。

    而观众也从既往经验出发,对这个人物的底色,有了一个基本判断。也正基于此,当电影呈现金喜妹突然翻供的缘由时,观众直接震惊了。

    而等到高潮,丁义峰的身份会再次反转,观众又会被刺痛。

    这个角色正是在正与邪之间,反复横跳,牵引观众的神经。

    丁义峰一面是灰色而疯癫的,另一面又是有怨愤在内心深处涌动的。以自己朋友的身份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,又天天将母亲写的申诉材料扔进垃圾桶。这些小细节,都暗示出丁义峰身上灰色的缘由。

    为了演绎这个浑不吝的落魄律师,晓明哥减重30斤。

    值了。因为在片中,他帅到起飞。

    闫妮饰演的按摩女,涂们饰演的老炮,同样有多层次的形象反转。

    金喜妹的身份很多,按摩技师,底层女性,有段夕阳恋,又沦为囚犯。同样,她的性格层次也很多。她是杀人果决的恶女,是暴打顾客的疯批,也是照顾老马的温柔女人……并且她还有待观众解锁的其他身份。

    这一角色跨度几十年,闫妮流畅地呈现出了金喜妹年轻时的活泼明媚,工作时的风情万种,饱经风霜后的纯良底色,以及入狱后的心如死灰。

    印象最深刻的有两处,一处是金喜妹被丁义峰审问时,一侧脸颊肌肉的微微抽搐。

    这一点在谜题揭晓时回过头来看时,那种付出了惨痛代价,却还是失去了唯一机会的濒死心情,观众会分外共情。

    而她最生动的戏,或许是马路上被警察带走的场面。

    闫妮的语气语调、姿态眼神的处理,将金喜妹的个性展露无疑。

    这是一个近年来国产电影中最复杂而特别的女性形象。

    涂们老师在这部遗作中,同样堪称年度演技的MVP。

    马双喜时常情绪暴躁,甚至动手打人。但也正是这种暴戾形象的表层建构,让多次反转后的老马的形象格外立体,也让老马与金喜妹的情感关系,既彰显人性之复杂,又足够真挚与动人。

    应该没人能抵挡住,老马与喜妹在游乐园那场戏的杀伤力吧。

    老马解下领带,抻在旋转木马上,说“唔小心我的爱人”。

    然后他们相视一笑,口红印在老马嘴角。

    这些小小的设计和台词是那么的自然,又那么的准确。还与涂们老师从早前演绎的蒙古族题材电影的银幕形象形成互文。

    而就着鼻血饮酒的一场戏,更让人震颤。

    这种沉默而坚韧的传统父辈,已经在当下的影视剧中不算多见了。老艺术家处理得堪称教科书级别,柔情和坚毅,信手拈来。气场依旧,但斯人已逝。这不禁让人悲伤。

    除了复杂的人物形象,《最后的真相》最精彩之处,是破套路。

    作为继2013年的《全民目击》和《圣诞玫瑰》后,近10年来难得一见的内地庭审电影,《最后的真相》既呈现了华语影坛多年来难得一见的唇枪舌剑、火爆交锋、超长台词输出的庭审戏,更打破了施暴者与受害者简单角色互换的庭审片类型观影经验。

    它拒绝在受害者与施暴者的身份翻转这一类型经验上做文章。

    哪有什么受害者与施暴者啊?

    因为,哪里都是受害者与施暴者。

    它打破了受害者与施暴者的二元对立模式,甚至打破了传统的辩护律师与嫌疑人的类型化的人物模式。

    也是这个原因,在这部电影中,律师与嫌疑人之间的拉锯、对抗、互相救赎,以及嫌疑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复杂情感,都比诉讼双方的二元对立,更出彩。

    这部电影跳脱出了施暴者—受害者转换的类型人物表象,传达出一个内核无比温情的故事。

    按摩女之间,按摩女与顾客之间,嫌疑人与律师之间……情感关系都真诚而复杂。

    可以说,这部狠度超标的犯罪悬疑片,包裹着足够高浓的情感。

    伴随着律师制造假象,律师寻找真相,到律师为真相牺牲,电影也从“全员恶人”的表象转换成“无人得利”的残酷内核。

    也是从这个角度说,《最后的真相》是很刺痛的一部庭审片。

    它的刺痛感,是因为这真相的重量几乎难以承受。

    在大部分的庭审片中,法庭总是一个撕开人性虚伪、暴露人心丑恶的场景。

    在这部电影中,你撕开以后,发现到处都是爱。

    你会因为逐步清晰的人物动机而感到心内颤抖,也会让自己陷入情与法的拉扯中。

    这种处理有一种深沉的残酷。

    如果说暴力的产生是道哲学命题,有必然性,有巧合、意外与概率。

    那么,亲密关系中滋生的犯罪,关乎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。

    但更多的,又是那土壤,那复杂社会问题的纠缠带来的连锁反应。

    一如这部电影,它的拳头,打在了相当复杂的社会议题的交织之上。

    底层女性生存、法律边界问题、忘年恋、灰色产业、原生家庭……影片对社会议题的展现辐射面虽非常广,但却都处理得举重若轻,这更让人五味杂陈。

    所以有提前观影的网友说,看完这部电影比喝了假酒还难受。

    无限反转后,温情涤荡后,一种复杂而惋惜的离场感,蔓延开来。

    8月25日,快去影院感受吧!

    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    上一篇
    抖音、火山引擎、中国电影资料馆发起“经典香港电影修复计划”
    下一篇
    电影《志愿军》回应人物造型争议:幼年李晓是战争孤儿的缩影

    评论

    共 0 条评论